首页部门简介服务指南图片新闻党建工作诗书雅斋社团巡礼保健知识云山长者工资查询政策法规下载专区
云山长者
 
长者访谈录
您的位置: 首页>云山长者>长者访谈录>正文

【口述历史】冯益谦:拳拳师者心 悠悠广外情

时间:[2013-10-16]  来源:

[ 文字:记者 孙艳娇 廖艺诗 | 图片:记者廖艺诗 | 编辑:李江 张迅 ]
[
提交: | 审核:2010-05-25 18:25:49 | 点击:2446 ]


  编者按 “四十五年,与其他名校相比并不算长,但是,经历历史沉淀的广外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口述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叙述过去,更重要的是这段历史背后的广外人精神。”一位博学而和蔼的长者如是说。追述在广外工作的二十余载,他难忘与学生的点点滴滴;见证广外的跨越式发展,他感慨不已;他用拳拳“师者心”关心学生,学校的发展,悠悠二十余载岁月,道不尽他与广外的情谊。他就是年逾七十却仍“退而不休”的冯益谦教授。究竟是什么情谊让他对广外如此恋恋不舍。究竟是怎样的情缘让他深深热爱这份事业。让我们一起走进冯益谦,了解他与广外的故事。


冯益谦教授接受记者的采访

慕名而来  结缘广外

  时光易逝,岁月流金,二十年前仿佛仍历历在目。冯益谦回忆1989年第一次走进广外时说:“当时的广外周围很荒凉破败,规模很小,一是没有完整的围墙,二是校门不在大路边。当我走到现在的清雅园附近时,以为自己到了一个村庄。那时的交通也十分不便,大约每隔一个小时才有一趟车通往广州市区,到市区办事往往要半天多的时间。”冯益谦就在这当时规模小、环境艰苦的广外开始了教学和工作。

  冯益谦是从陕西科技大学调到广外工作的,谈到结缘广外,他道出了两点机缘,“选择广外首先是因为他的名气,其次,我的广外工作的老同学比较了解广外的优良传统”。冯益谦回忆道,虽然当时的广外在教育部直属的36所高校中,规模最小、最年轻,但是它的名气并不小,它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创办的外语院校。当时的广外缺乏有教学经验的马列主义理论中青年学者、教授。于是,冯益谦决定与妻子一起到广外工作。

以“零”的突破发展广外

  回忆自己在广外的二十多年,冯益谦用跨越式发展来形容学校的变化。他至今难忘广外三个“零”的突破:一是校报的创办、二是公共管理专业的筹备,三是创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三个‘零”的突破,为广外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贡献。


冯益谦在工作中(翻拍)

  1991年,时任广州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的冯益谦,萌生了创办外语学院校报的想法(当时外语学院仅有油印的小报《广外通讯》)。冯益谦说:“当时真是白手起家啊,经费不够、人手不够、经验不够。”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办校报的步伐。当时参与办报的教师要到《羊城晚报》印刷厂学排版,特别是编辑的时候,从早到晚都要在印刷厂进行校对。冯益谦介绍说:“两校合并给校报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1995年两校合并后,校报正式定名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报”,并且发展迅速。1997年,冯益谦担任广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会长,使广外校报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于1999年成为广东高校首批获得国内正式统一刊号的校报之一。

  而冯益谦主持参与创建我校政管学院的第一个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他从教生涯中的另一件大事。当时的社科系(政管学院前身)负责全校学生的公共政治理论课程,只有教师没有专业学生。2000年,学校决定筹建社科系的本科专业,当时任社科系主任的冯益谦,为了办好这个专业,与其他教师一起走访了省内外的相关院系,进行深入调研考察。经过了反复论证和积极筹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终于在2002年正式招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在的蓬勃发展,让冯益谦十分欣慰。

  2005年,冯益谦因年龄关系离开了领导岗位,但仍积极参与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的申报工作。当时,由于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等多种原因并没有一次成功。但他与当时主持工作的詹文都书记、杨述池主任并没有放弃,经过三年的努力,最终申报成功。

以学生为本  “我教故我在”

  从教以来,谈到与学生的点点滴滴,冯益谦至今印象深刻。回忆起2002年迎接政管学院第一届新生时的情景,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看到那么多的年青人来报到,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几十岁。还记得接待第一届新生的那天,最后一个学生到来时已是晚上十点多。我们热情地把他带到新生宿舍,帮他安顿。他当时非常感动。”据冯益谦介绍,这位来自安徽的学生的家境不好,学校一直很关心他。四年来他一直奋发向上,2006年毕业后,他的工作表现很不错,现在已成为单位的骨干。

  “我教故我在”是冯益谦从教的人生信条,他说;“当我看到第一批政管学院的新生时是幸福的,当我看到一个新的硕士点申报成功时是幸福的,当我与学生在一起时是最有活力、最幸福的。”冯益谦的幸福观与对教育的热爱息息相关,他说,成为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师是其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广外有外语的特色和优势,并且从创建之初,学校就很重视实践教学,互动性教学,也一直有着以学生为本的传统,这些都是要继续传承下去的”,冯益谦动情地说。他认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服务学生和对学生充满爱心正是教育的原动力。


冯益谦(右二)作为代表领取我校2001-2002年度先进集体奖

见证跨越式成长 期望更出色发展

  二十多年来,冯益谦见证了广外跨越式的成长历程。1989年,广外只有不足十个专业、一千多名学生。如今,广外已拥有五十多个专业,两万多名本科生和两千多名研究生,广外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质量也稳步提高。在2003年的全国本科教学评估中,广外荣获优秀等级。冯益谦回顾说“我与广外一起成长,二十多年来,广外在不断变大、变强,我虽然在不断变老,但人生历程在不断丰富。”

  谈到对学校和学子的期望,他说到,展望在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广外人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广外的学生能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世界胸怀、专业特长的世界高素质公民。言语之间,他对广外的一片真情、对学生的殷切期望满溢心间。

  后记 与 冯益谦 教授聊天是个享受的过程,在他的诉说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一位老教授对于学生的关怀,也深深被他的幸福观所感染。他说,人生的价值不是为了追求吃好、穿好。他的座右铭是“我教故我在”,正是这样的幸福观,让他在讲坛上默默耕耘了四十多个春秋,正是这样的幸福观,他才愿意不辞辛苦地实现那三个“零的突破”。也正是由于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广外的不舍之情,他才选择了“退而不休”,仍然活跃在学校的讲台上,并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

 

附 冯益谦简介

   冯益谦 教授,1965年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北京工商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任教。曾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宣传部长、社科系主任。现任广东省伦理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关工委主任。他从事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工作45年。多次获省部级、校级科研成果奖和优秀教师称号。共出版专著9本、国家规划教材一部,主要代表作:《比较与创新》——中西德育方法比较;《经济人与道德人》;《科技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研究》;《公共伦理学》。先后在光明日报、省级报刊发表论文70多篇,曾获全国一级学会科研奖励两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六项。曾参与国家社科研究项目两项,主持省级社科研究项目两项。

来源:http://www.gwnews.net/article-61562.html

 

 

 

上一条:【口述历史】王玉奇:静中真境 淡中本然

下一条:【口述历史】何自然:情牵广外 师心永恒

关闭窗口

CopyRight@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离退休人员工作部
Address 广州市白云区 白云大道 北二号